极速小说网 > 武侠小说> 茅山小道李云龙 > 409章,杨骐荒诞的少年经历(十七)
返回书页
选择字号: 特大     
选择背景颜色:

409章,杨骐荒诞的少年经历(十七)(2/2)

类别:武侠小说    作者:过客vs归人    书名:茅山小道李云龙    本书简介
认出来。好久不见了,想死我了。咱哥俩还客气啥,这点东西你拿去换糖葫芦吧。”

    “哦,咱哥俩还谈钱确实俗啊,那就不要船资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鱼兄弟就是好,那就别让这些俗物弄脏了你的宝船,我先收起来啊,赶明给你买好多糖葫芦哦。”

    “那先谢谢哥哥了,那我的萤火虫呢?”

    杨骐正要将那些破碎装入怀中,这又吓得散落了一地。苦着脸:

    “这大河当中你让我到哪抓啊,要不咱过了河我去抓?不行咱回去抓?”

    那鱼连连摇头,只是身子突然也跟着摇晃起来,故作惊讶道:

    “哎呦,船不稳了,子骏哥哥你倒是快点啊。”

    杨骐岂会不知道鱼在捣鬼,只是他不知道鱼想要什么,船儿晃得他头晕目眩,就灵机一动,喊了一嗓子:

    “鱼你偷跑出来,你爸妈知道吗?”

    那鱼连忙趴下,船儿渐渐平稳,半响后鱼攀着船沿露头左右查看一番,然后翻身靠在船沿,嘴里只嚷:

    “子骏哥,你可吓死我了。你怎么知道我是偷跑出来的?”

    原来啊,那日杨骐弹剑长吟,声动九霄。大禹听到后神色凝重,所谓能力越高责任越大,他们上古一族神阶颇高,三界中就连猴子大闹宫都不过问,岂会仅在这龙门隘口,拦截飞渡鱼龙解解馋这么简单?

    距那后土祠秋风楼向南不远有一山,其名孤山,因四面见方又叫方山。那山实乃十大神器番印所化,是元始尊坐下大仙广成子的法宝。这法宝来历不凡,乃火神祝融水神共工相斗,祝融战败发怒,一头撞倒柱不周山。元始尊取不周山断壁,用地为炉以大法力炼就,其威力可想而知。这番印下封印是一入口,乃人魔两界的通道。那里的魔界可是真魔界,如果封印被解那将是三界的浩劫。兖、冀、青、徐、扬、荆、豫、梁、雍九州和世界之巅各有一个入口,分别被十大神器封印,均有上古神族看守,番印下便是冀州的入口。

    那庭和西维护的是三界的秩序,上古神族守护的是三界的安宁,人间是各界的通道,人间尚存的妖魔是合法存在的黑社会,是制造人们恐惧的必须的存在,不然哪里会有人祈求保护?真正的魔族岂会那么可爱一年半载才让你祭献一个婴儿?真魔若是降临,只怕漫的仙佛也会是他们的点心。

    这三界又分为五族,仙、人、魔、鬼、妖。道宗佛门占据界,人若修道有成也可成仙;人和妖混居在人界,人界的的魔王其实是妖族修炼有成,被仙族冠之以魔的;真魔在人间已经数千年没显踪迹,困在那真魔界中;鬼族居在幽冥之界以丰都为主要通道与人间相通,庭派人执掌丰都地府控制轮回,以使鬼族人族相互补充,此消彼长,倒也相安无事。这五族各有修行法门,且留在以后细。

    事关重大,大禹夫妇连忙施法赶往孤山查看出了什么事,把那鱼留在谷内。这鬼平时被父母看的很紧,独自几乎没出过什么门,大禹嘱咐他千别出门的时候脑袋点的跟个乖宝宝似的,父母一走立马忘了那个不字跑出来玩耍。他从看着大禹垂钩钓鱼龙就觉得很崇拜,这就照葫芦画瓢,披蓑戴笠的玩起了模仿秀,正好撞见了杨骐。

    这鱼怎么认出杨骐的呢?正好就是因为杨骐看到他后拉斗笠衣领遮脸的举动,试想大禹鱼很少出门凡间就只认识杨骐,杨骐又上次骗了鱼,见到他父子害怕的还会有谁?

    鱼那么一喊,杨骐乐了,嘿,瞎猫碰到死耗子,这都蒙对了!这子太坏了,他慢条斯理的拿脚把自个的破碎拢到一起,捡起来揣到怀里。然后故作玄虚,伸手掐了那么几下,嘴里念念有词,只是念得是啥他也不知道。完了故作神秘道:

    “我不光知道你是偷跑出来的,还知道你爸爸马上就从后面追过来了。”

    只见河面划起一道水痕,那船“嗖”的一声就靠了岸,鬼将杨骐拉下船,嘴唇略动那船就化为一枚巧桃核舟,慌乱揣入怀中,窜到河边荒草中去了。杨骐暗自好笑,但不敢喜形于色。只是高声喊了句鱼你玩玩就回去吧,别让你爸妈着急,就往那长安方向行去。

    这一日一晃就快过去了,在那《鸿蒙诀》异术不知不觉发挥作用的情况下,以杨骐这心动期的脚力,虽然不会施法,竟然走了约三百里的路程。只是他自个倒也不知,一味埋头赶路,色渐晚,才发现远近没有村落人家。他正要觅一处歇息一晚,忽然听到身后“窸窸窣窣”一阵乱响,扭头一看,鱼在草丛中露出脑袋,哭丧着脸:

    “子俊哥哥,我好饿,有吃的吗?”

    ……

极速小说网 > 武侠小说 > 茅山小道李云龙 > 茅山小道李云龙简介 > 409章,杨骐荒诞的少年经历(十七)
申明:茅山小道李云龙最新章节,小说《茅山小道李云龙》文字、目录、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,属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Copyright 极速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