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速小说网 > 历史小说> 三国之铁骑南下 > 第一百五十二章你若战,那便战。
返回书页
选择字号: 特大     
选择背景颜色:

第一百五十二章你若战,那便战。(2/2)

类别:历史小说    作者:妙时尊者    书名:三国之铁骑南下    本书简介


    带领这股骑兵的武将正是公孙瓒的儿子—公孙续。

    见到如此阵势,公孙续对着骑兵喊道:“绕过奋武军的军阵,直接袭击百姓,能抢多少算多少;能不伤人尽量不要伤人。”

    这股骑兵的将士们按照公孙续所说,抢夺了大量的物资之后,便扬长而去。

    虽然百姓以及奋武军的士兵伤亡者不足三百余人,但骑兵的冲击,还是在百姓中产生了巨大的混乱。

    此时的代县县令正是贾逵,得到迁徙队伍被伏击的消息后,带领一千人马前来安抚百姓,终于在威逼利诱之下,将百姓们全数送入到代县中。

    待贾逵将一切事情安排妥当之后,便将事情的经过写了下来,派一匹快马,告诉常山郡的韩成。

    韩成收到贾逵的紧急书信后,大怒道:“哼!他公孙伯圭竟然敢如此欺凌我奋武军。当我奋武军没人吗?”

    便立即给幽州牧刘虞书信一封,责问刘虞为何要出兵掠夺自己治下百姓的财物?

    幽州,位于大汉朝的东北角。

    现任的幽州牧刘虞,字伯安,出身汉室宗亲,是正宗的嫡系,和刘备那种八竿子打不着的皇亲国戚是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刘虞也是真心想为汉朝做事的人,同时也可以说是汉室宗亲里面最后一个有才华、有抱负的人了。

    被后世称之为这个时代中唯一的一个‘厚道’人了。

    在刘虞任命为幽州牧的期间为政宽仁,在幽州深得人心。

    就连董卓专权之时,为了安定北方的幽州,也派使者授予刘虞位于‘三公’之上的大司马之职,并进封襄贲侯。

    然而,对于刘虞来说,可谓‘成也厚道,败也厚道。’

    刘虞身为州牧,只管民生行政,却没有掌握军事大权,幽州的战事,大多是由北平太守公孙瓒带领出战的。

    公孙瓒,野心勃勃之辈,手中有了兵权,则看不起天下众人。

    和冀州的袁绍大战三场之后,公孙瓒元气大伤,只能乖乖的待在自己的右北平郡穷兵黩武,准备来年再和袁绍大战一场。

    刘虞对公孙瓒穷兵黩武的行为十分不满,一是怕公孙瓒成功之后,不好控制;二是心疼自己治下的百姓。

    只是苦于没有借口对公孙瓒发难,故而刘虞只好下令不许公孙瓒再次出兵,并削弱了公孙瓒的权力。

    公孙瓒是谁?这可是雄霸北方的霸主,岂是刘虞一道小小的命令能控制住的?

    公孙瓒为了扩展自己的势力,不仅屡次违反命令,而且开始侵犯百姓。

    掠夺韩成迁徙队伍的财物就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就连刘虞准备赏赐给游牧民族的物品,也多次被公孙瓒派兵抢夺。

    马贵神速。

    不出一日,韩成的信便放到了刘虞的桌前。

    刘虞看完后,心中大怒:“公孙瓒啊公孙瓒,你折腾就折腾吧。

    没想到这一次,你竟然敢把注意打到奋武军的身上,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啊。”

    便立即将自己的心腹谋士齐周找来,将信递给齐周。

    过了一会儿,待齐周看完书信之后,刘虞便迫不及待的对着齐周问道:“我该怎么办啊?”

    齐周想了想,回答道:“主公,这正是个起兵的借口啊。”

    刘虞说道:“我知道啊,但你说我是自己起兵攻打右北平郡好?还是激怒韩成,让韩成来攻打右北平郡啊?”

    齐周说道:“主公啊,请神容易送神难啊。”

    言外之意就是请韩成来容易,但让韩成走,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。

    刘虞十分赞成齐周的话,一面写了一封书信,派人送给右北平郡的公孙瓒;另一面将自己手下的人马召集起来,以备不时之需。

    刘虞在信中写道:“公孙伯圭,韩成治下百姓的财物,你也敢抢?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州牧吗?

    别说我不给你机会,十日之后,你将首恶的人头送到渔阳郡,此事就一笔勾销,我就先放你一条生路。

    要不然别怪我亲自率领大军剿灭你。”

    公孙瓒看完信后,对着身边的众人说道:“哈哈哈,刘虞竟然敢如此大言不惭。剿灭我,他刘虞行吗?

    哼!我公孙瓒为他出生入死,鞍前马后多年,竟然比不上一个外人的一封书信?

    让我交人,怎么可能?

    我的手下的生死,和他刘虞有什么关系?

    别说此次率军出击的人是我的续儿,就算不是,也轮不到他刘虞管啊。”

    于是乎,公孙瓒便当即提笔给刘虞回了六个大字—你若战,那便战。

极速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三国之铁骑南下 > 三国之铁骑南下简介 > 第一百五十二章你若战,那便战。
申明:三国之铁骑南下最新章节,小说《三国之铁骑南下》文字、目录、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,属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Copyright 极速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