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速小说网 > 历史小说> 主公开恩 > 第一百零五章 袁绍和解
返回书页
选择字号: 特大     
选择背景颜色:

第一百零五章 袁绍和解(2/2)

类别:历史小说    作者:零零点零一    书名:主公开恩    本书简介
    这样一来,并州和冀州算是冰释前嫌。

    黑山军被苏琼剿灭,那袁绍正好腾出手来收拾北方的公孙瓒,公孙瓒的根据地是幽州,与冀州相比确实差了很多,实力自然不如袁绍,又素来不服袁绍,袁绍和他打一仗是必然的事情。

    袁绍既然矛头指向北边,那么苏琼便也放心,除了扼守和冀州交通的关隘以外,不需要再消耗多余的军费在东边。

    苏琼现在的首要目标是统一并州,并州北部五个郡县都被南匈奴把持,苏琼下一步就是要从他们手中夺回这五个郡县,实现并州的完全统一。

    朔方郡,五原郡,云中郡,雁门郡,定襄郡,五郡百姓身陷水深火热之中,苏琼的目标不只是解救这五个郡城,还要彻底将南匈奴打服!

    只要对方一天不投降,苏琼就一直往北打,直到将他们再打入大漠之中。

    苏琼从太原郡发兵,先攻雁门。

    南匈奴实力并不强劲,虽然他们在五郡都有人看守,但遇上苏琼这样拥有精兵强将的人,必然丢盔弃甲。

    苏琼兵锋所到之处,县城皆降,苏琼兵不血刃便打到了雁门关下。

    《吕氏春秋》、《淮南子》都称天下九塞,句注其一。可见句注早以险要著名。古句注就是雁门雁门关位于此。“雁门”名称的由来,据明《永乐大典·太原志》称;“代山(即雁门山)高峻,鸟飞不越,中有一缺,其形如门,鸿雁往来……因以名焉。”大约在汉武帝初年已置关,以防匈奴。

    至北魏建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)时重新建关,就称雁门关。其时是为了防南,不是防北。隋唐时称西陉关,后复名雁门关(另说雁门关由其西侧的西陉上同名关迁此)。历经各代迄乎明初,这关已倾颓殆尽。明洪武七年(1374)在旧址上重建关城,并筑“内长城”与其西面的宁武、偏头两关相连,总称“晋北三关”,亦称“外三关”(与北京西面太行山上长城“内三关”相对而言),以防北西蒙古势力侵扰。经嘉靖年间增修,于万历年间复筑门楼。以后大概再未有修建。

    雁门关关城踞于雁门山雁门之口,石座砖身,形势雄固。有关门三座,即东门、西门和西门外的一座南北向小北门。北门门额石匾刻“雁门关”三个大字,其两侧镶嵌砖镌联语:“三关冲要无双地,九塞尊崇第一关。”

    雁门关是“外三关”中最大的一关。附近峰峦错耸,峭壑阴森,中有路,盘旋幽曲,穿关城而过,异常险要,防备十分严密。北门外又筑有北关,此外,关外还筑大石墙三道,小石墙二十五道,隘口十八个,以增强防御力量。

    早在战国后期,蒙古高原上的匈奴已经相当强大,赵国大将李牧曾多年驻守雁门,以防匈奴。匈奴单于曾率十万余骑攻打雁门。李牧利用有利地形与匈奴决战,结果大败匈奴。

    苏琼此番便是要强攻雁门,他不只是要用雁门关守住并州北门,他还要打过雁门关去,将匈奴尽数驱逐!

极速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主公开恩 > 主公开恩简介 > 第一百零五章 袁绍和解
申明:主公开恩最新章节,小说《主公开恩》文字、目录、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,属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Copyright 极速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.